福安的家乡(菜肴,不要小吃)
一、福安的家乡(菜肴,不要小吃)
闽北山里的野味、闽西山中的山珍
二、福建各市的土特产谁能告诉我
我知道荔枝。桂圆!
以下是网上的,但也可以!
福州特产:寿山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漳州特产:漳州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眼、平和蜜柚、菠萝等“六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八宝印泥、珍贝漆画饰板、漳州布袋戏等。
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特产:盛产笋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瓯板鸭、建瓯光饼、建瓯板栗、建莲、建瓯北苑贡茶、闽北柑橘、浦城丹桂、酸枣糕、根雕、竹木工艺品、政和功夫茶、建盏、锥栗、灵芝、南孚电池等。
莆田特产:荔枝、龙眼(桂圆干),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仙游甘蔗,扁食,炝肉,莆田鲁面,海砺饼,兴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龙岩特产:闽西八大干系列、河田鸡、山麻鸭、花生等。
三明特产:红菇、竹荪、 笋干、椴木香菇、 银耳等各类食用菌 、沙县小吃、沙县郑湖板鸭、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宁化老鼠干、将乐擂茶、建宁莲子、大田骨头小吃系列等。
宁德特产:寿宁的地瓜扣(粉扣)、花菇,蕉城的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福安的继光饼、竹编、茶叶,红曲,福鼎槟榔芋、前岐四季柚等。
三、莆田因什么而著名?
莆国民间有一道传统的家常菜,名曰“炝肉”。做法虽说简单方便,但有不少釉奥妙藏在其中。如果不是得其真传,要做出同样的品质和味道很难的。经得家指点,才知道要做好这道菜,可要拿出四样功夫来。
其一是选好肉料。最好选用质地柔嫩的猪里脊肉,再用木槌打烂肉块,切成细丁。
其二是腌渍佳味。把切好的肉丁放入拌有盐、糖、味精、酱油的盘中腌制,待入味后取出。
其三是沾糊淀粉。把肉丁均匀地沾糊上好的淀粉,然后倒入滚沸的汤水里。
其四是掌握火候,入锅15分钟即可。芥蓝菜叶是用高汤氽过,切细的加进去,菜色鲜生青翠。
这样做出来的炝肉,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温汤羊肉味鲜美
鱼、羊,鲜也。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把羊的美味特征生动地表达出来。莆仙风味小吃中的温汤羊肉,更以独特的烹制方法,赢得美食家们的赞誉。
据说,明代中期,仙游城郊的龙华里有一户以宰羊为生的人家。那一天,他刚刚宰好一只硕大的山羊,准备上市叫卖,忽传倭寇来犯的消息。他来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把那只羊放进一个盛着沸汤的木桶里,用锅盖捂上,放些稻草伪装,全家就逃难出门了。第二天,倭寇退兵了,他和家人从山中回家,饿得不行,突然想想木桶里还有一只肥羊呢。于是,把羊捞出,用刀切开,居然成了熟食,全家用来充饥,感到这种羊肉味道美极了,不带一点腥味。从此以后,他就如法炮制,做出温汤羊肉,上市叫卖,饮誉四方。
温汤羊肉的制法是选择上好的山羊,放血宰杀,脱尽毛,卸内脏,把整羊放入锅中,用沸汤淋烫几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冲入适量开水,淹没全羊,盖上桶盖,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杂肉四类分别切开。食用前,用锋利的薄刃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细片,装盘上桌,佐以姜末、蒜片、老醋、酱油,味道特好,百吃不厌。外地的游客来莆田时,都想品尝到这种佳肴,才算不虚此行呢。
脍炙人口红毛藻
红毛藻是产于莆田湄洲、南日岛一带海域的海藻,颜色褐红,细如毛发,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各种维生素。因其质地细绵柔嫩,口味极好,遂成为莆田风味小吃中的一种上品红毛藻的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很高,适宜在风平浪静、水温适中、没有污染的海湾水域里繁殖,所以产量不高,就像高原上的发菜一样奇贵。
红毛藻经采集加工后,分干品和湿品。干品是经晾晒过的,可以长久贮存。湿品一般用食盐腌渍,装在陶瓷或玻璃器具中。食用前,干品一般要经过水煮复原,加上各种调料才好。湿品则要用水淋烫一遍,洗去盐渍才行。红毛藻食用时应加上麻油或熟花生油为佳,动物油脂的腥味则会影响其品质。
红毛藻的特别味道是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凡品尝过的人才会深有体会,没齿不忘。
翡翠白玉焖豆腐
焖豆腐是莆田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菜肴,以清淡素雅、别有风味见长,更是老年人保健食疗的一道名菜。
此菜主料用鲜豆腐,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清肺、生津化痰的功用,加上香菇、虾仁、肉丝等辅料和葱花、姜末等多种调料,用旺火煮沸后转文火焖煮20分钟,待到豆腐泥呈蜂窝状时,撒上一把芹菜末,即可出锅上盘。其特点是,色泽如翡翠白玉、质地柔软,润滑爽口,味道清纯,多吃不腻。
这道源于民间的家常菜因备受推崇,早已登上大雅之堂。在莆田各个酒家,都有这一道特色菜肴,以备游客选点。
清香焦黄小煎包
莆田小煎包以其皮薄馅美、多滋多味而出名。馅料用瘦肉丁、虾仁米、香菇末、萝卜丝、葱花碎揉合而成,先用煎好的鸡蛋薄片包裹核桃一般大的馅心,再用经过发酵的面粉为皮,捏出菊花瓣形状的封口,然后放入平锅里炽热的花生油上煎约10分钟。出锅时,小煎包略呈焦黄色,冒着吱吱热气,飘出阵阵清香,使人食欲大增。
小煎包制作的历史较长。早在20世纪20年代,莆田城内游毓良开办的“双兴煎包店”十分有名。所制的煎包供不应求。如今,这种煎包店非常普遍,几乎各个闹市都有。
王母蟠桃赐寿星
按莆田民间风俗,凡在寿庆的宴席上,一定少不了一道寿桃。这是借用天宫王母娘娘蟠桃祝寿的典故,用精心制作成状如蟠桃的米(面)食表达对寿者的美好祝福。
寿桃是选用上等糯米及地方特产桂圆为主料,加上莲子、杏仁、红枣、冬瓜糖、青梅等辅料加工而成。先用糯米粉加开水揉成米团,制成剂子;再把莲子蒸熟,碾成泥糊,把桂圆内、杏仁、红枣、冬瓜糖、青梅切成细粒。这些馅料加入白糖、湿淀粉、花生油搅拌均匀,下锅加热炒过,冷却后搓成桃核大小的馅料,然后用糯米剂子包裹,制成蟠桃形状,用红樱桃上色,表皮抹匀花生油,上笼屉蒸熟。
这种寿桃形如蟠桃,色泽艳美,绵糯油润,清爽可口,最适宜老人食用。
葱饼出炉十里香
葱饼出叫“油饼”,是莆田城乡盛行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制法十分简单:用大米掺上熟地瓜磨成浆状,下葱花拌匀;把浆装上小铁勺内,放入油锅中炸至双面鼓起,呈金黄色捞起即成。共特点是质地柔软味道醇香。在乡下,最常见专卖葱饼的担子,那刚出锅的葱饼香气四逸,无须吆卖,孩子们都会寻香而至,团团围着买葱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