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安徽自驾最佳攻略?
500
2024-04-29
安徽西递有着显著的徽派建筑特殊,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西递宏村,这两个徽州古村落一直被人连在一起称呼,因为挨得近,也因为两者都有相似的徽派建筑风格。如果时间充裕,当然可以两个村子都去逛一下;如果时间有限,便择其一,至于两个村子的特色和差别,且往下看。
宏村最大的特色就是水系景观和徽派建筑的完美结合,说通俗点就是“水面倒影”的绝美景观,固有“画里乡村”的美誉,非常适合摄影和写生。
宏村 而西递则更为古老原始,古村落保存较为完整,文化内涵也更深厚。牌楼、砖雕、小巷等建筑元素,以及历史典故是西递的游览特色。
西递名称的由来: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西递的名字乃取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之意;又因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改名西递。至今尚保存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中124幢,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西递西递 西递的历史和发展:西递村的发展历史,和当年胡家的兴衰有着莫大的渊源。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漫步西递,可以洗洗体会当年房屋的主人是怎样把自己的为官之道、处事哲理等心态巧妙地融入自己的居屋及楹联当中的。可以说是一次历史与思想的旅程。 西递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黄山西递的饮食属于徽州菜系,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当地特色的美食主要有腊八粥、石头馃、徽州馃、苞芦馃、苞芦松、蟹壳黄烧饼、徽州蒸饺、炒螺蛳、五城茶干、油煎毛豆腐、油酥烧饼等。
腊八粥:农历腊八前将“腊八粥”的佐料准备好,一般以精白的大米为主,另掺以玉米、豆子、山芋、芋艿、瓜干、菜干、干角豆等数十种干鲜蔬果同煮而成,有的雅称“白菜粥”、“百味粥”或“百宝粥”。按旧俗,“腊八粥”煮成后,先作为供品祭祖先,然后才合家食用。
石头馃:徽州西递的传统面食,早在清代即负盛名,是有口皆碑的美食。石头馃用五花肉丁和炒黄豆粉扮成馅心,用面皮包上,收口捏紧,用木碾推擀成圆饼形状,然后放在平锅中炕烙,每个饼子上都放置一块石头(仍放一块特制的砖头)压着,放石头的目的是为了均匀的传热,以使馅心熟透,边炕边按动石头(饼子不用翻身),促使内部油脂渗出,一直炕至熟透取出即成。咬开后香气扑鼻,滋润美味,如配汤食用更佳。馃是当地人的俗称,制作中用石头压,故称石头馃,亦称黄豆肉膜。
苞芦松:西递的“苞芦松”是著名的零食性小吃。用山区的苞芦为山上种植的一种玉米,生长期约为140天,其味清甜,营养成分高。将玉米磨成细粉,经细粉萝刷去皮层,和水搅拌煮成糊状,冷却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后将薄片置于竹匾上晒干即成。食用时,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苞芦松”清香松脆,宜作茶食的佐餐食品。 从屯溪出发到西递,不必到黟县县城即可下车,有指示牌前往西递,有小公交、三轮车可乘坐;屯溪汽车站有旅1路游巴士赴宏村的,路过西递村,从屯溪出发约一个小时到达西递村。黄山往西递,7:30、13:00均有车,1个半小时左右正厅堂前摆放有西递古村落全景大沙盘,形象地再现了古村落的整个布局和山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