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安徽自驾最佳攻略?
500
2024-04-29
你觉得甘南干净吗,对甘南旅游有什么建议?
甘南,过去给我的影响就是寒冷,无霜期短,夏季气候变化无常,紫外线很强。但是这些年我对它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变化。2011年至2012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2年。在2016-2018年参加了三届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年年都让我对甘南草原的发展变化惊叹不已!
如今去甘南旅游交通非常便利,高速直达州府合作,在合作您可以去当周草原做客,那里是每年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举办地,您可以去九层佛阁,崇敬信仰,静洗尘缘。九曲黄河第一曲玛曲美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这几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甘南牧区人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保护美丽的旅游资源,他们以各种形式保护草原环境,对传统厕所进行改造,组成志愿者清理旅游垃圾,制作环保标语,宣传和告诫注意草原环境卫生。
现在您去郎木寺、拉不愣寺看到的是街道干净如洗,草原花草争艳。扎尕那、卓尼大峪沟景色宜人,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总之,甘南打造全区域无垃圾旅游区非常必要而且成效显著,甘南广大农牧民为此付出了辛勤努力收到良好效果。我相信七彩香巴拉甘南会以更加迷人的魅力吸引八方来客!
约瑟夫·洛克在甘南历史上留下“徐霞客”情怀
“九色香巴拉”的光环对甘南意味着什么
大约一百年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约瑟夫·洛克就穿越甘南探险考察,从四川进入迭部、扎尕那、郎木寺、卓尼,一路穿越秘境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料记录,给我们展现了一曾经古老神秘的塞外之地。今天的旅行者大多沿着他的轨迹深入甘南,对这里的风物地理一探究竟。
位于甘青川地带的甘肃甘南,是一片最抵近青藏高原的藏域,有着“七彩甘南”、“九色香巴拉”的美誉。这里有优质的草原、湿地、湖泊、森林等元素组合的独特自然景观,以及浓郁的民族风俗、佛教为特色的人文底蕴,也是最近几年才逐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而心驰神往、纷至沓来寻秘探幽。
(尕海自然保护区 摄影/作者)
昔日的甘南原始古朴、沧桑雄浑,古来便是多民族杂居和谐相处,历史渊源流长。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不合理开发对当地自然环境破坏巨大,森林大面积砍伐,河流无节制断流,草原过度放牧而严重退化,湿地湖泊萎缩减小,黄河上游沙化逐年扩大,民众陋习、传统生活方式更加剧了环境污染。
本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90年代曾深入桑科草原、甘加草原,那里水草丰盛,花簇锦拥如诗入画,而今再也看不到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了。草原上到处丢弃的垃圾,村乡、牧场周围的破败和污秽,让人不堪入目,一度让这片徜徉历史长河的瑰丽山水和人文景观黯然失色。
(安多草原 摄影/作者)
面对落后的民族区域现状,2015年甘南地方政府推动实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发起全域旅游振兴计划。经过这几年对城乡生活生产环境全面整治,调动各界群众、单位参与无死角治理,组织所有牧民改善家庭卫生条件,对四周草原垃圾彻底清理修复,在各乡村投入环卫力量日常维护,从城镇到各乡村、景区、路域,卫生环境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观。
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再难看到垃圾遍地、污浊熏天的现象,游人所到之处一片干净整洁,城乡生活空间耳目一新。顿然间,旅行的愉悦和惬意涌上心头,舟车劳顿也显得微不足道。
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再难看到垃圾遍地、污浊熏天的现象,游人所到之处一片干净整洁,城乡生活空间耳目一新。顿然间,旅行的愉悦和惬意涌上心头,舟车劳顿也显得微不足道。
(玛曲湿地 摄影/作者)
甘南今后的全域整治和升级发展,仍然离不开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协作,必须以实现“绿色文明”为核心引领的主线,大力培育全域旅游、文明进步的开放环境,才是唯一的出路。综合建议:
丰富多样性的旅游资源拥有先天优势
绿色 文明的旅游环境可以增强社会吸引力
甘南——这个独特古老的藏区,是一片被忽略很久的神秘地域。境内有高原湖泊尕海和则岔石林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冶力关(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典型的高原牧场黄河首曲草原湿地、桑科草原、甘加草原、麦仁草原;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藏传佛学院拉卜楞寺和禅定寺、郎木寺、贡巴寺等一百多座藏传佛教寺院;有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等多处红色革命遗迹;有多民族民俗风尚及香浪节、晒佛节、花儿会、赛马节等民俗活动;有传承千年的洮砚、唐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